吳錫卿,張昌翼同是安徽人,壟斷了北京花茶市場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吳錫卿,張昌翼同是安徽人,壟斷了北京花茶市場

  安徽人有多強?他們兩個,壟斷了北京的花茶市場

  老北京人喝茶向來認字號,以前就有這么一句話,南城張一元 ,北城吳裕泰。

  如今他們是北京茉莉花茶的代表老字號,他們有一個共同點:創(chuàng)始人都是安徽人。從當年籍籍無名的小弟,到如今的老大,他們在江湖中幾經(jīng)沉浮,才功成名就。 

  從東直門到鼓樓有條東西五里長的大街,從崇文門到北城根雍和宮豁口有條南北十里長的街,這兩條街的交叉點,叫北新橋。

  光緒年間,北新橋來了兩位安徽歙縣人,他們一位是舉人,此次要進京趕考,而另外一位,是陪舉人進京趕考。

  陪伴的這位,叫吳錫卿。

  舉人考試沒考上,心有不甘,為求功名,想再考一年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吳錫卿卻用自家?guī)淼牟枞~跟周圍的鄰居混的很熟絡,大家都愛喝他的茶葉,骨子里長著徽商基因的吳錫卿,隱隱感到,或許賣茶葉也能夠讓自己在北京站穩(wěn)腳跟。

  當時他只是個在北京北漂的窮小子,沒有本錢,就在北新橋一個破敗的大門洞擺攤賣茶,當時連名字也沒有,包裝紙上只印刷了“北新橋路路東大廳便是”的字樣,但就算這樣,慕名來買茶的人還是絡繹不絕。

  就這樣,吳錫卿的生意越做越紅火,1887年,吳錫卿花了五塊銀元請了一個老秀才,寫了一塊牌匾:吳裕泰茶棧。

  他沒有想到,吳裕泰這三個字會火遍半個北京城,上至達官顯貴,下到平民百姓,買茶必到吳裕泰。

  他也沒想到,13年后,他的另一個安徽老鄉(xiāng)創(chuàng)辦的茶莊,占據(jù)了北京南城。

  民國時期,吳錫卿先后在北京、天津開了十幾家分號,而且自己還被推舉為京師茶行工會會長,達到了那個時期的頂峰。

  吳裕泰在北京已經(jīng)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了。

  據(jù)說,吳裕泰還影響了一位茶癡、現(xiàn)代知名作家——老舍先生。  

  老舍在1957年創(chuàng)作《茶館》時,將第一幕的時間設定為1898年,此時吳裕泰已經(jīng)營了11年,而劇中地點叫北京裕泰大茶館。

 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曾說:“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是相當真實的,山水名勝古跡胡同店鋪基本上用真名,大都經(jīng)得起實地核對和驗證?!?/p>

  從這句話里,我們不難揣測,吳裕泰對愛好花茶的老舍先生是有很大影響的。  

  就在吳裕泰正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,吳錫卿的老鄉(xiāng),又一位安徽歙縣人來到了北京,他就是張昌翼。

  17歲時,張昌翼離開老家,開始了北漂生涯。最初,他在崇文門外的榮泰茶莊做學徒,那里是京城鬧市區(qū)之一,每天買茶的人絡繹不絕,生意十分紅火。

  和其它學徒不同,張昌翼不是只負責具體的一方面,他什么都想學,他既會拼配茶葉,又能接待顧客,到了后來茶店賬目也歸他管。漸漸地,他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人脈。

  羽翼漸豐之時,張昌翼想憑自己的本事闖出一番天地。

  1896年,張昌翼遞交了辭職信,在朋友幫助下,于崇文門外的花市大街一家煙鋪前邊擺起了茶葉攤。

  1900年,煙鋪經(jīng)營不善,賠本停業(yè),張昌翼看準時機,直接買下店鋪,將茶葉攤改成了茶葉店。

  茶葉店最早的時候叫張玉元。張,表示這是張家的買賣,如同吳裕泰是吳家的買賣一樣;玉,是玉茗的簡稱,也是茶葉的統(tǒng)稱;元,有一的意思,合起來就是張家第一家茶莊的意思。

  1908年,張昌翼在如今的前門大柵欄開設了第二家茶莊,字號改為張一元,意為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。

  1912年,張昌翼又在大柵欄街路南開辦了第三家茶莊,同樣取名“張一元”,為區(qū)別前一個店,又稱“張一元文記”,此后,張一元的名號廣為流傳,并開始了與吳裕泰分庭抗禮之路。

  與吳裕泰相比,張一元極注重宣傳。

  當時,張一元是第一個將茶與娛樂結(jié)合在一起的,他們會播放戲劇招徠顧客。  

  而且茶鋪外邊會放一輛汽車,表明這是上等人出入的場所,當時梨園名家裘盛戎、馬連良、譚富英等都是張一元的老主顧,當時這些人都是妥妥的大V,有了偶像的宣傳,茶客們自然對張一元趨之若鶩。

  1937年,日本開啟全面侵華戰(zhàn)爭,家國陷入戰(zhàn)火之中,大時代下無人幸免,吳裕泰、張一元也紛紛步入了低谷,經(jīng)營慘淡。

  解放后,1956年公私合營時,“吳裕泰茶?!备麨椤皡窃L┎枨f”,由馮亦吾老先生題寫了“吳裕泰茶莊”的橫式牌匾。  

  同年,張一元也被國家贖買,進而變?yōu)閲鵂I企業(yè)。

  然而,他們的好日子并沒有來到,1966年,偉人決定發(fā)動文化大革命,像吳裕泰、張一元這種老品牌,自然會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牛鬼蛇神。

  這期間,北新橋大街改名為“紅日路”,吳裕泰茶莊也改成了更有革命味道的“紅日茶店”。

  而張一元茶莊也被視為封資修標志,更名為“閩春茶莊”。

  此后,直到1982年,才重新啟用“張一元”這個老字號,并特請書法家董辰良書寫了新匾額。

  而吳裕泰則一直到1985年,才終于恢復“吳裕泰茶莊”的老字號。

  隨著改革開放轟轟烈烈的展開,國營的兩家茶廠已經(jīng)難以適應市場經(jīng)濟的潮流。

  1997年,吳裕泰實行連鎖經(jīng)營,至2002年,年銷售額過億。

  1999年,張一元也從國營轉(zhuǎn)成了股份制企業(yè),成為了規(guī)模經(jīng)營的商業(yè)品牌。

  自此以后,兩家茶莊開始步入正常的發(fā)展軌道,交相輝映,成為茉莉花茶領域兩座并立的高峰。

  參考資料:

  [1]《張一元茶莊沉與浮》,章永俊,《管理史鑒》;

  [2]《閑話張一元》,聞一少,《商業(yè)文化》;

  [3]《百年滄桑吳裕泰》,張曉清,《民俗風情》。

  來源:懂茶帝